微信           

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爱游戏app官网入口

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

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

2022-09-21 10:00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索 引 号 72577330x/2022-26811 分    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机构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成文日期 2022-09-20
文    号 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 发布日期 2022-09-21
有 效 性 有效

前 言

武汉市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湖北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世界滨水文化名城。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全市国土面积8569.15平方千米。

“十四五”时期,是武汉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武汉市在基本形成国家中心城市框架基础上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关键时期,更是武汉市适应社会矛盾历史性变化和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武汉市凸显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十四五”时期将加快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科学依规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保障超大型城市地质安全、建设健康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合理利用地质环境资源,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法规和文件的要求,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编制了《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为主要规划对象。

《规划》以2021-2025年为规划期,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

规划范围为武汉市所辖行政区域。


(一)地质环境条件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50至1450毫米;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长江中游平原,南部为丘陵、垄岗区;构造上武汉北侧为秦岭-大别造山带随南陆缘裂谷、麻城-新洲凹陷,南侧为扬子陆块区下扬子陆块之鄂东南褶冲带,所处四级构造单元为武汉台地褶冲带;北部出露前震旦系大别山群和红安群变质岩,少量古生代-新生代地层,中南部大部为第四系地层覆盖,零星出露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区内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26.10%,一级阶地地下水与长江、汉江等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动力条件呈季节性变化,总体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碳酸盐岩自北向南主要呈8个条带分布,即:天兴洲条带、大桥条带、白沙洲条带、沌口条带、军山条带、金水闸条带、老桂子山条带、斧头湖条带。其中隐伏碳酸盐岩分布总面积1122.32平方千米,占武汉市总面积的13.10%。按隐伏碳酸盐岩埋藏条件可分为覆盖型和埋藏型两类。

武汉市软土分布广泛,一级阶地软土厚度一般1至18.5米,最厚达37米,二、三级阶地坳沟区厚度一般1至15米。

(二)地质灾害现状

“十三五”初期,武汉市有6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了网格化管理,五年来累计新增76处、核销72处。截至2020年底,根据武汉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以及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确认,武汉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8处。

1.地质灾害类型

地面塌陷隐患点共17处,均为岩溶地面塌陷。其中烽火村地面塌陷、纱帽街陡埠村地面塌陷和法泗街金水河两岸地面塌陷为中型规模塌陷,其余规模均为小型。岩溶地面塌陷是武汉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发生频次高,影响大,主要发育在岩溶强发育带,其形成受特殊的岩土结构及地下水位的急剧变化影响,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

滑坡隐患点共28处,含潜在滑坡9处,灾害规模均为小型。按物质组成划分,其中土质22处、岩质3处、岩土混合3处。滑坡主要发育于修路建房、采矿形成的边坡,人类工程活动及降雨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

崩塌隐患点共20处,含潜在崩塌5处,灾害规模均为小型。崩塌多发育于市内公路沿线、露天矿山、陡崖及高陡边坡地带,人类工程活动及降雨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

泥石流隐患点共2处,灾害规模均为中型。一处为乌龙泉街武钢乌龙泉矿区尾矿库泥石流,一处为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将军山顶峰泥石流。沟谷狭窄地形与降雨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

地面沉降隐患点1处,灾害规模为小型,位于东西湖区矿泉水开采区,矿泉水持续过量开采可能引发地面沉降。江岸区后湖街、塔子湖街及江汉区长青街一带,由于基坑施工等人类工程活动抽排地下水引发了软土地面沉降,但未纳入隐患点管理。

2.地质灾害分布

地质灾害受自然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的控制和影响,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时间上主要集中发生于汛期,空间上呈区域整体不均匀性、相对集中性。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长江一级阶地的覆盖型与埋藏型岩溶交界处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密集处;滑坡、崩塌、泥石流主要分布于岗状平原、残丘、丘陵地带;软土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一级阶地以及高阶地的深厚软土分布区。

6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于全市13个行政区或功能区。其中硚口区1处滑坡;汉阳区4处,包括2处崩塌、1处滑坡、1处地面塌陷;武昌区5处,包括2处崩塌、1处滑坡、2处地面塌陷;青山区(武汉化工区)2处滑坡;洪山区5处,包括1处崩塌、1处滑坡、3处地面塌陷;蔡甸区4处,包括1处崩塌、3处滑坡;江夏区14处,包括3处崩塌、5处滑坡、1处泥石流、5处地面塌陷;黄陂区9处,包括5处崩塌、4处滑坡;新洲区10处,包括6处崩塌、3处滑坡、1处泥石流;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2处,滑坡和地面沉降各1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9处,包括3处滑坡、6处地面塌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处滑坡;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1处滑坡。

从行政区域划分,江夏区、新洲区、黄陂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多。岩溶地面塌陷隐患点主要分布于洪山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江夏区。

3.地质灾害危害

“十三五”期间共发生地质灾害26起,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33.80万元。

目前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3932人,威胁资产2.8950亿元,并不同程度的对当地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设施形成威胁。

4.地质灾害分级

将6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灾害规模划分为中型5处、小型63处;按灾情程度划分为特大型2处、中型2处、小型64处;按险情等级划分为特大型1处、大型15处、中型21处、小型31处。

(三)“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然资源部、省委省政府、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指导下,通过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各级相关部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中央、湖北省和武汉市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超2.1209亿元,其中地方投入资金超1.7852亿元。武汉市持续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经济损失由“十二五”的4428.40万元大幅降低到“十三五”的233.80万元,损失减少了94.72%。

1.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调整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成立市国土(地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形成了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发展和改革、教育、民政、城建、交通、水务、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地铁集团等多部门联合防灾的工作机制,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二是按年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定期修订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常规防灾和应急处置机制,支撑市、区各级政府工作。三是推进完善“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发布《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形成由街道(乡镇)、社区(村)、自然资源规划区(分)局、专业技术单位“四位一体、网格管理、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按“区定网、网定格、格定员、员定责”的工作要求,全市共建立了17个片区、183个单元、3357个网格,共3070名网格员,明确、压实防灾责任。四是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两表、两卡、一牌”制度,对纳入网格化管理的地灾隐患点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并于每年主汛期前进行信息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五是作为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已完成全部中心城区、开发区和功能区以及部分新城区23个评估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工作,工作进度和创新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2.调查评价掌握隐患底数

“十三五”时期,武汉市积极开展调查评价工作,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调查评价广度、精度、深度,大幅提升了地质灾害隐患的识别能力,并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隐患点 风险区”双控打下坚实基础。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以及相关信息成功纳入武汉市国土空间“一张图”管控。

完成了武汉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武汉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实现武汉市市域1:5万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工作全覆盖。针对岩溶地面塌陷和软土地面沉降,开展了重点地灾、重点地段专项调查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江岸江汉后湖片区软土地面沉降调查及监测、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调查、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岩溶分布和工程对策研究、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岩溶地面塌陷调查等项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调查评价工作,查清了市域地质灾害隐患底数,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围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武汉市坚持地质灾害“三查”制度,自然资源系统累计出动15350人次,巡查、排查各类地质灾害隐患4981点次,排除灾情、险情1334点次,形成应急调查报告242份,实施排危除险12处,保护了314人生命和2250万元财产安全。

3.监测预警网络逐步健全

武汉市已完成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逐步推进“群测群防”向“群专结合”升级。建立了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推进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一是基于“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

二是大力推进专业监测网络建设。对蔡甸区龙霓山东段不稳定斜坡、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天马峰北坡不稳定斜坡和江夏区青龙山林场八分山山体滑坡、金水凉亭山东侧卫生院宿舍楼滑坡、乌龙泉街新生活村武钢乌龙泉矿区及尾矿库溃坝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专业监测工作,保护了201人生命和3010万元财产安全。在白沙洲条带汉阳江堤—洪山青菱地区和法泗条带江夏区法泗街2个区域初步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专业监测网络。在武金堤、汉口后湖片区建立了软土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初步实现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和数据实时传输。引用psp insar技术,首次获得了武汉市中心城区地面沉降趋势图和后湖地区地面沉降等值线图。专业自动化监测于2020年7月在江夏八分山山体滑坡成功预警1起,避免30人伤亡。

三是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气象局、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联合建成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十三五”时期共制作信息1046期,发布预警98期,提高了武汉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水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减少了极端气候条件下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4.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武汉市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与工程建设、山体保护、矿山恢复等工作相结合的模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了治理工作。“十三五”期间,对1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搬迁避让,对53处地质灾害隐患实施了工程治理(已完成施工43处,正在施工10处)。通过综合治理使5177人和27047万元资产及相关设备、设施免遭地质灾害威胁,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上取得显著成效。

5.基层防灾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应急演练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在地质灾害高发区域,针对部分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每年各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及技术支撑单位组织受灾害威胁的居民,依照防灾预案中的紧急避让措施,共开展应急演练121次,参与群众6739人次,切实提高了受灾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增强了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处置水平。

二是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利用每年“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宣传日等时段,采取广播、电视、报纸、读本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政策及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共计122次,累计参与人数4851人,发放宣传资料37542份,并召开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员培训大会,提高了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与应急能力。

三是基层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武汉市15个区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实现了专业队伍的全覆盖,切实解决了各区管理人员不足,专业力量薄弱、监管难以到位的工作短板。

6.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推进地灾防治信息平台建设,基于微信开发了地质灾害巡查软件,可实时生成地质灾害应急动态地图,接入了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实现网格员日常巡查、灾情速报、隐患点核查等功能。开发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压覆矿产资源说明查询服务系统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区查询系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方位掌控地灾实时动态、调查基础数据、监测预警动态,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与调度变的更加科学高效。

(四)“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国家中心城市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聚焦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改革发展试点落户武汉。为使城市治理更加高效,注重防范重大风险,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安全,建设平安武汉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等明确要求;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和防御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和防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再次强调注重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城市治理更加高效,提质扩面建设美丽乡村。

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防灾减灾形势复杂。武汉市市内发育有8条横跨长江的岩溶条带,岩溶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虽然岩溶地面塌陷整体发生次数有所降低,但人类工程活动的强度不断增加,特别是穿过碳酸盐岩分布区的地下工程建设,仍有可能诱发岩溶地面塌陷。中心城区老边坡在城市建设与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治理程度有限,汉口后湖片区因工程建设抽水产生软土地面沉降现象仍然存在。随着武汉市经济建设速度加快、开发范围向黄陂、新洲等远城区扩张,极端强降雨情况增多,地质灾害总体仍呈频发趋势。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早期识别不够精准,隐患区地质灾害风险底数掌握不够明确,隐伏岩溶条带等重要区域地质灾害高精度调查程度不足,隐患点数据信息与省级数据库平台对接滞后。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准度、时效性仍需加强,岩溶地面塌陷监测网络覆盖面小、密度低、预警难度大。市级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制度和技术标准规范存在欠缺,群测群防基层工作人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和经费保障不足,地质灾害机理、监测预警研究程度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防灾减灾需求,信息平台智能化和公众服务水平仍有提升空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程度和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两坚持三转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防灾减灾总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增强风险意识,以“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为根本遵循,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能力建设四大体系建设为重点,紧密结合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充分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加强地质灾害风险源头控制,全面提升“防”的能力和“治”的标准,建立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隐患巡、排查制度,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做到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坚持点加面的风险管理模式原则

加强城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与风险区管控,力争以最少的经济投入达到最大的防灾减灾效益,查明、防范、减轻地质灾害风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坚持城市经济发展与地质安全保障相结合原则

结合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强度,合理部署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能力建设任务,突出重点、分清主次,采取有效手段减少地质灾害对城市发展的制约。

4.坚持宣传教育与法制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对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5.坚持协调融合、多规合一的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与全国、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紧密对接,并与武汉市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其他专项规划协调统一,为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经济产业布局等规划提供依据。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十四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与预警预报能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 风险区”双控模式;完成存量斜坡类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大幅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完善防灾减灾能力支撑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支撑和信息化水平。到2025年,以“降低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为目的,健全基础扎实、预警及时、治理有效、信息畅通、支撑有力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2、具体目标

(1)调查评价

实现武汉市全域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全覆盖;实现武汉市全域地质灾害高精度风险普查全覆盖;实现隐伏岩溶区高精度岩溶地面塌陷专项调查全覆盖;完成6个重点集镇的高精度地质灾害调(勘)查。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精细化调查体系,基本全面掌握地质灾害风险底数。

(2)监测预警

构建互联互通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精细化预警体系;完善基于“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的群测群防体系;实现隐伏岩溶区岩溶地面塌陷基础监测网络全覆盖,完善41.22平方千米的软土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对1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预警精准度。

(3)综合治理

实现现存斜坡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全覆盖,以最大限度减少受威胁人员,极大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程度。

(4)能力建设

编制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探索地质灾害风险双控制度,实现基层群测群防员防灾能力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加强地质灾害机理研究与数据分析,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依据武汉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现状等因素,将全市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8个,中易发区9个,低易发区8个,不易发区1个。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武汉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195.96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2.29%。

(1)盘龙湖至近长江谌家矶街西侧一带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1)

该区分布于天兴洲岩溶条带西部盘龙湖至近长江谌家矶街西侧一带,位于长江一级阶地,属冲湖积平原地貌。为覆盖型岩溶区,水系发育,第四系覆盖层以粘土-砂土-碎石土的多层结构为主,土层厚大于30米,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2)长江大桥汉阳桥头-武昌蛇山一带、严东湖南侧金鸡山周边区域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2)

该区主要分布于大桥岩溶条带长江大桥汉阳桥头-武昌蛇山一带,地形平坦低洼,向东转变为垄岗地貌。主要发育有长江断裂、蒋家墩-青菱湖断裂、吴家山-花山断裂。为覆盖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以粘土-砂土-碎石土的多层结构为主,厚10~30米,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此外,该区经常局部形成暴雨、持续降雨等不利气候,易发生滑坡和崩塌。

(3)汉阳区江堤街-洪山区狮子山街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3)

该区分布于白沙洲岩溶条带汉阳区江堤街-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带,位于长江一级阶地,地形平坦低洼,属冲积平原地貌。主要发育有长江断裂、蒋家墩-青菱湖断裂、五通口断裂。为覆盖型岩溶区或浅埋藏型岩溶区,大部分第四系覆盖层以全新统粘-砂、粘-砂-粘的双层-多层结构为主,厚30~80米,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4)江夏区大桥新区何家湖村—五里界街西部一带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4)

该区分布于沌口岩溶条带江夏区大桥新区何家湖村—五里界街西部一带,属垄岗地貌,地形有一定起伏。主要发育有长江断裂、蒋家墩-青菱湖断裂、五通口断裂和马场咀断裂。为覆盖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为中更新统单层粘土结构,土层厚度小于20米,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5)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街九峰村-左岭街大罗村、凤凰山南侧部分区域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5)

该区分布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街九峰村-左岭街大罗村、凤凰山南侧部分区域,属丘陵地貌,斜坡坡度一般24~55°。地层岩性以泥盆系石英砂岩、三叠系碳酸盐岩、志留系粉砂质泥岩、石炭系白云岩为主;区内断裂发育,岩石被强烈挤压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较强。在暴雨、持续降雨等不利气候影响下,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6)大军山西侧、神山湖南侧区域一带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6)

该区分布于军山岩溶条带大军山西侧、神山湖南侧区域一带,属垄岗地貌,地面高程27~38米。发育有长江断裂、蒋家墩-青菱湖断裂。为覆盖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为单层粘土结构,土层厚度小于15米,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7)汉南区陡埠村-纱帽街-江夏区金水一村一带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7)

该区分布于金水闸岩溶条带汉南区陡埠村-纱帽街-江夏区金水一村一带,位于长江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局部略有起伏,属于冲积平原地貌,向东至乌龙泉街一带转变为垄岗地貌。为覆盖型岩溶区,西部第四系覆盖层具上粘下砂二元结构,局部为多层结构,东部第四系覆盖层为单层粘土结构,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8)江夏区法泗街长虹村一带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8)

该区分布于老桂子山岩溶条带江夏区法泗街长虹村一带,位于长江一级阶地近后缘,地形平坦,属冲积平原地貌。为覆盖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上粘下砂二元结构,上部为粉质粘土及粉土,下部为粉细砂或粉土粉砂互层,底部偶见砾砂,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中等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武汉市地质灾害中易发区面积1335.59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15.58%。

(1)黄陂区清凉寨景区、云雾山景区、木兰山景区、蔡店-胡家田一带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1)

该区分布于黄陂区西侧清凉寨景区-云雾山景区、木兰山景区、蔡店-胡家田一带,属丘陵地貌。地层岩性为元古界红安群片岩、片麻岩和大理岩。人工开挖岩体易产生层间滑动,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2)丰荷山-夏新集以南一带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2)

该区分布于天兴洲岩溶条带黄陂区与东西湖区交界处丰荷山-夏新集以南一带,位于长江一级阶地,地形平坦低洼,属冲积平原地貌。为覆盖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为多层结构,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弱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3)新洲区刀楼寨-道观河风景区、旧街-柳河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3)

该区分布于新洲区东部刀楼寨-道观河风景区、旧街-柳河的部分区域,属丘陵地貌。地层岩性为元古界大别群混合岩、片岩、片麻岩,构造发育,岩石较破碎,区内有小采石场及道观河风景区,局部地段地表植被覆盖较低,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4)东西湖区慈惠街道-市财政学校、武昌凤凰山、大熊村-方家村-许店村等地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4)

该区主要分布于大桥岩溶条带东西湖区慈惠街道-市财政学校、武昌凤凰山、大熊村-方家村-许店村等地,自西向东地貌类型由冲湖积平原向垄岗过渡,有残丘分布。主要为覆盖型岩溶区,部分地段为埋藏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单层粘土结构,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中等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区内残丘地段开山修路、建房切坡现象较普遍,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5)后官湖北部区域,墨水湖西南侧部分区域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5)

该区分布于白沙洲岩溶条带后官湖北部区域及墨水湖西南侧部分区域,属冲积平原向垄岗地貌过渡地带。夏家咀-打鼓渡一带为覆盖型岩溶区,郭家湾、余家湾一带为浅埋藏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为单层粘土结构,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中等发育,局部发育溶洞,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6)蔡甸区索河街西、九真山、檀树坳-枫树湾—珠山湖、汤逊湖周边区域、金口街-五里界街南侧、五里界街东侧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6)

该区主要分布于沌口岩溶条带檀树坳-枫树湾—珠山湖、汤逊湖周边区域、金口街-五里界街南侧、五里界街东侧部分区域,属冲积平原向垄岗地貌过渡地带。主要为覆盖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为单层粘土结构,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中等发育,局部发育溶洞,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此外索河街西、九真山等地区地层岩性以泥盆系石英砂岩和志留系粉砂质泥岩为主,岩体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7)小奓湖南侧姚家咀、万湾一带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7)

该区分布于军山岩溶条带小奓湖南侧姚家咀、万湾一带,属垄岗地貌。为覆盖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为单层粘土结构,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中等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8)江夏区三门湖东侧部分区域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8)

该区分布于金水闸岩溶条带江夏区三门湖东侧部分区域,属垄岗地貌,北侧为丘陵谷地。为覆盖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为中更新统残坡积粘土、碎石土,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强-中等发育,局部发育溶洞,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9)法泗街老桂子山及其周边区域,团墩湖西侧部分区域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9)

该区分布于老桂子山岩溶条带马家湾—架桥周—陶家湾部分区域,由湖积平原向垄岗地貌过渡,偶见残丘。为覆盖型或浅埋藏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为全新统冲积物,具上粘下砂二元结构,下伏碳酸盐岩浅部岩溶中等发育,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武汉市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面积1577.65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18.41%。

该区主要包括埋藏型岩溶区。上覆盖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白垩-古近系公安寨组红砂岩,一般不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但局部地段存在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与下伏碳酸盐岩直接接触的天窗,不能排除岩溶地面塌陷发生的可能性。

区内北侧黄陂区王家河镇-占家大湾、东北测新洲区凤凰镇及冯家畈-沙河、西侧蔡甸区索河街-大集街、东侧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部分区域,属垄岗平原区和冲积平原区。区内地层岩性以泥盆系石英砂岩、二叠系硅质岩、二叠系粉砂岩、志留系粉砂质泥岩、石炭系白云岩为主。人类工程活动多集中在坡脚宽缓地带,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4、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武汉市地质灾害不易发区面积5459.95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63.72%。

该区属冲积平原地带,局部为岗地,地势平坦,未发育碳酸盐岩地层,不易发生地质灾害,但在残丘坡脚地带切坡建房和修路,可能引发小规模滑坡;在局部地段分布有淤泥类软土,地基基础处置不当可能产生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等工程地质问题。

(二)地质灾害风险区

依据武汉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诱发因素、经济条件及人口密度等因素,结合武汉市规划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基本生态控制线等,将全市分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7个,中风险区7个,低风险区5个,极低风险区1个。

1.地质灾害高风险区

武汉市地质灾害高风险区总面积171.39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2.00%。

(1)近长江谌家矶街西侧地质灾害高风险区(a1)

该区包括江岸区、黄陂区部分区域,地处长江一级阶地,为覆盖性岩溶区,浅部岩溶强发育。该区域规划铁路地铁线密集,交通发达,人类工程活动频繁,易引发岩溶地面塌陷,对周边居民及房屋、道路、铁路等造成威胁。

(2)江岸后湖-硚口汉正街地质灾害高风险区(a2)

该区包括江岸区、江汉区与硚口区的部分区域,地处长江一级阶地,软土厚度大于5米。该区域地处中心城区,人口密集,铁路地铁线交织,过量抽排地下水、人工加载等作用可能引发软土地面沉降,对周边居民及房屋、主干道、铁路、地铁等造成威胁。

(3)长江大桥汉阳桥头—武昌蛇山一带地质灾害高风险区(a3)

该区包括汉阳区、武昌区的部分区域,为冲积平原向垄岗地貌过渡区和覆盖型岩溶区,浅部岩溶强发育。该区域地处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在地下工程施工、振动等作用下易诱发岩溶地面塌陷,在暴雨等极端不利天气下,凤凰山残丘一带可能诱发滑坡和崩塌,对周边居民及房屋、主干道、桥梁、铁路、地铁等造成威胁。

(4)汉阳江堤街—武昌陆家街-洪山毛坦港-狮子山街地质灾害高风险区(a4)

该区包括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部分区域,地处长江一级阶地,地形平坦低洼。为覆盖型岩溶区或浅埋藏型岩溶区,浅部岩溶强发育。该区域地处武汉市中心城区内,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在工程施工、振动等作用下易诱发岩溶地面塌陷,对周边居民及房屋、主干道、长江堤防、桥梁、铁路、地铁等造成威胁。

(5)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街西北侧和江夏大桥新区何家湖村一带地质灾害高风险亚区(a5)

该区包括江夏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部分区域,为冲积平原向垄岗地貌过渡区和覆盖型岩溶区,第四系覆盖层为全新统、更新统单层粘土结构,浅部岩溶强发育。该区域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在工程施工、振动等作用下易诱发岩溶地面塌陷,对周边居民及房屋、道路、铁路等造成威胁。

(6)汉南陡埠村—纱帽街—江夏金水一村一带、乌龙泉街一带地质灾害高风险亚区(a6)

该区包括江夏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部分区域,地处长江一级阶地,为覆盖型岩溶区,上覆第四系为上粘下砂的二元结构,浅部岩溶强发育。该区域人类工程活动频繁,易诱发岩溶地面塌陷,对周边居民及房屋、道路、长江堤防等造成威胁。

(7)枫树湾-沌口街地质灾害高风险亚区(a7)

该区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为冲积平原向垄岗地貌过渡区和覆盖型岩溶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粘土,浅部岩溶强-中等发育。该区域人口较密集,人类工程活动频繁,易引发岩溶地面塌陷,对周边居民及房屋、道路、地铁等造成威胁。

2、地质灾害中风险区

武汉市地质灾害中风险区总面积432.71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5.05%。

主要分布于青山营盘山-武钢炼铁厂-红胜村、省政府-南湖北侧一带、九峰街-流芳街-凤凰山一带、郑店街-纸坊街、法泗街长虹村、蔡甸城区、侏儒山街、永安街-枫树湾一带等区域,零星分布于丰荷山、岱家山、黄陂区清凉寨-木兰风景景点、新洲道观河风景点,上述区域主要为居民用地及交通线路,人口较密,交通发达,人类工程活动较频繁,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和斜坡类地质灾害,对周边居民及房屋、道路等造成威胁。

3、地质灾害低风险区

武汉市地质灾害低风险区总面积1201.69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14.02%。

主要分布于黄陂蔡店-胡家田、新洲冯家畈-沙河、严西湖南侧和东侧一带、蔡甸索河街西-檀树坳-大集街、官莲湖-大军山和江夏法泗街、安山街局部地区,上述区域主要为农村用地及交通线路,人口密度低,人类工程活动程度中等,可能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和斜坡类地质灾害,对周边居民及房屋、道路、公共设施、景区等造成威胁。

4、地质灾害极低风险区

武汉市地质灾害极低风险区总面积6763.36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78.93%。

地处冲积平原地带,局部为岗地,地势平坦,一般不易发生地质灾害,但在残丘坡脚地带切坡修路、建房,可能引发小型滑坡,对周边居民及房屋、道路、公共设施等造成威胁。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依据全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性与风险区分布,结合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规划,考虑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人口密集居住区、重要基础设施、重要经济开发区、风景名胜区、重要农业区等重点保护对象,共划分出重点防治区5个。

1、汉阳江堤-洪山青菱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a1)

该区包括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的部分区域,属岩溶地面塌陷高危险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该区位于“长江主轴”主城段、四新会展商务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轨道交通5号线、11号线、杨泗港快速通道等重大工程均穿越该区,应重点防范地铁、高架、基础工程等地下工程引发的岩溶地面塌陷。

2、黄陂清凉寨-云雾山-木兰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a2)

该区位于黄陂区北部低山丘陵地区,属滑坡、崩塌等斜坡类地质灾害高危险区。该区是武汉重点打造的木兰山郊野公园群,区内有大型水库及石门矿业基地,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应重点防范交通干线、旅游设施及重大工程周边地区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江夏区大桥新区-庙山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a3)

该区包括江夏区汤逊湖西南侧部分区域,属岩溶地面塌陷高危险区、地质灾害高-中风险区。为江夏区重要工业园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轨道交通7号线穿越该区,应重点防范地铁、高架、基础工程等地下工程引发的岩溶地面塌陷。

4、汉南纱帽-江夏金水闸、法泗街八塘村-长虹村四档村湾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a4)

该区包括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江夏区部分区域,属岩溶地面塌陷高危险区、地质灾害高-中风险区。该区包含纱帽新城中心和金水闸中心,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应重点防范高速高架桥、基础工程等地下工程引发的岩溶地面塌陷。

5、江岸后湖-硚口汉正街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a5)

该区位于汉口京广铁路以东建设大道与后湖大道之间的河湖一级阶地上,高程22至25米,地下分布有厚度大于5米的软土层。区内工程建设活动强烈,应重点防范因过量抽排地下水、人工加载等作用引发地面沉降。


(一)调查评价

以“解决发现风险隐患在哪里”为导向,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地质灾害隐患核(排)查,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多层次立体观测体系;开展高精度风险普查,重点区域高精度地质灾害专项调查、集镇地质灾害调(勘)查,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掌握地质灾害动态变化,提出风险防治对策及建议。

实现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全覆盖。开展武汉市全域空天地一体化地质灾害调查,充分利用基于星载平台、航空平台、地面平台的空天地一体化多源立体观测体系,开展多方法、分层次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调查及识别,结合专家分析对识别结果进行综合判识、复核,圈定地表重点变形区和疑似隐患点,针对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成果开展地面核查,初步确认并查明隐患点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通过监测掌握隐患动态。

实现全市地质灾害高精度风险普查全覆盖,推动防控方式由“隐患点防控”逐步向“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转变。开展武汉市全域地质灾害风险普查项目,掌握城市地质灾害风险源,根据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工程设施等因素,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查明不同致灾条件下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对区域的风险进行评价,推进“隐患点 风险区”双控模式,探索双控管理制度、责任体系、技术方法,并为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布局以及土地合理利用提供防灾减灾依据。

坚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核(排)查工作。坚持每年度汛前、汛中、汛后3次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以及核查工作,及时掌握隐患点动态变化,对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和排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排危除险,确定年度新增、核销隐患点并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议,更新隐患点信息数据库。

实现全市隐伏岩溶区高精度岩溶地面塌陷专项调查全覆盖。依据市域空间发展格局,在主城区域针对大桥条带、白沙洲条带2个高精度岩溶地面塌陷专项调查尚未覆盖的地带, “临空经济区副城”、“光谷副城”、“车谷副城”区域针对天兴洲条带、沌口条带、军山条带、金水闸条带、老桂子山条带、斧头湖条带,有序开展武汉市1:1万岩溶地面塌陷专项调查,查明碳酸盐岩分布范围、埋藏条件,评价岩溶地面塌陷易发性、危险性,提出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对策建议。

开展重点集镇高精度地质灾害调(勘)查。依据市级、区级“国家存储器基地”、“光谷科学岛”、“未来城中心片区”、“纱帽通航园片区”、“常福中德产业园片区”等重点功能区规划以及木兰生态旅游区美丽乡村发展带、道观河风景区等重点发展区域,针对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纱帽街、金口街、东湖科学城起步区、奓山街、长轩岭街、旧街6个区域,开展重点集镇1:1万地质灾害调(勘)查工作,查明集镇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以及风险性,为城镇规划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二)监测预警

以“解决灾害什么时候发生”为导向,坚持“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隐伏岩溶区岩溶地面塌陷监测、软土地面沉降监测、重大隐患区立体遥感区域监测以及隐患点专业监测预警等工作,提升专业监测预警的覆盖面、密度和精准度,分析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地质灾害发生区域,预报地质灾害发生时段,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融合多源监测预警数据,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综合预警预报水平。

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精度。建立互联互通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体系。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提高短时、实时预报水平,实现武汉市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风险预警。完善自然资源和规划、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的会商制度,健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动态更新接收人员信息,拓展信息传播渠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坚持完善“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继续推进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全覆盖,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纳入群测群防管理,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队伍建设,及时调整、更新和充实防灾网格员和一线基层群测群防员,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全民参与度,优化网格、落实责任,全面提升“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水平。

建设完善专业监测预警网络,大幅提升专业监测的覆盖面、密度和精准度。一是实现全市隐伏岩溶区基础监测网全覆盖,推进重点监测网建设。建设覆盖武汉市隐伏岩溶条带的基础监测网。完善白沙洲条带、沌口条带、老桂子山条带现有岩溶地面塌陷专业监测网络;分批开展天兴洲条带、大桥条带、军山条带与金水闸条带、斧头湖条带岩溶地面塌陷专业监测工作;对武昌桥头-省政府、汉黄路-谌家矶、白沙洲大道龚家铺-庙山向阳新村、纸坊街、汉南纱帽-江夏金水闸、法泗街6个岩溶地面塌陷高易发区域结合重大工程建设有序开展岩溶地面塌陷重点监测网建设。二是完善泛后湖地区软土地面沉降监测。完善泛后湖地区软土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充分利用gps、insar、水准测量等技术手段,开展地面水准监测、分层监测、地下水长期观测等工作,实现多层次、多频次地面沉降监测,保障城市地质安全。三是拟对江夏区、汉南区、蔡甸区共10处目前难以治理、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形成多手段、高密度、高频率、自动化的监测体系,支撑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地质灾害变化趋势研判研究。

(三)综合治理

以“解决有效降低灾害风险程度”为导向,以最大限度减少受威胁人员为目标,根据轻重缓急原则,实现现存武汉市崩塌、滑坡等斜坡类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全覆盖,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加强风险隐患管控。

积极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在无法避让或避让代价高于工程治理代价的情况下,依据轻重缓急,规划将3处重点防治点、6处次重点防治点、29处一般防治点实施工程治理,防止灾害的进一步发展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的工程措施需对生态进行修复。

(四)能力建设

以“解决防范全域全过程风险”为导向,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探索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相关制度,为新时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效高质量开展作支撑。加强地质灾害机理研究与数据分析,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监测技术、精准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撑。强化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完成岩溶地面塌陷科普基地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文化宣传,提升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水平,提高应急响应、指挥、防治能力。

探索地质灾害风险双控相关制度建设。统筹优势技术力量,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和国家及相关省市的地质灾害防治风险防范措施,编制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探索市级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管理制度、责任体系、技术方法,支撑“隐患点 风险区”双控的风险防控体系。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支撑。依托地质灾害各级调(勘)查和专业监测工作,开展专项研究,探索典型地质灾害发育机理,为灾害监测技术、精准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适宜武汉市的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监测理论、方法和预警体系,指导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实现基层群测群防员防灾能力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落实群测群防经费和装备配置,保证地质灾害巡查、应急车辆。继续加强、完善各区自然资源部门与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队伍合作,充分发挥专家技术队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文化建设。开展区级地质灾害大型应急演练和隐患点简易应急演练,各区每年须开展至少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综合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结束后,应及时开展总结评估,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利用“4.22”、“5.12”、“6.25”等时间节点,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级科普宣传培训,普及地质灾害预防、辨别、避险、自救等知识,提升普通民众与各级部门的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充分发挥基层民众的第一防线作用。

完成岩溶地面塌陷科普基地建设。通过图文、标本、模型、多媒体和ar/vr体验等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借助“互联网 ”技术,建立以“岩溶-岩溶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监测和防治”为主线,具有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特色的科普基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岩溶知识科普教育宣传,展示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研究成果,为武汉市居民提供岩溶地面塌陷科学教育资源。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一是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的基础上,联通整合群测群防、专业监测、项目管理与资金监管等地质灾害防治平台。开展市级基础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完善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与监测数据更新、录入以及接入工作,及时更新武汉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规划分区范围,把地质灾害监测成果接入武汉市国土空间一张图系统;完善地质灾害巡查微信小程序,加强群测群防信息化支撑;完善工程治理项目与资金监管平台,加强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和项目资金监管。二是开展市级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智能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数据集成,初步实现智能识别,进行风险预判。三是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各成员单位、区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之间的实时通讯、信息共享、快速响应、远程会商、应急决策和指挥调度等机制,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接入应急指挥平台,为应急抢险决策提供全面详细的地质灾害前期调查研究信息,提高指挥调度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一)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格局,全面落实政府主导、行业共治、全民参与的防治管理机制。明确前端地质灾害防控部门和人员,坚持各区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地位,各区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资金保障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保障省级和市级资金配套的同时,加大区级财政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款专用;建立社会资金准入机制,鼓励社会群体、个人等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经费投入;建立灵活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融资渠道,出台优惠和鼓励性政策,推行地质灾害开放式治理,逐步形成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的良性机制。

(三)技术保障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和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完善人员、装备等配置;对在基层一线从事地质灾害巡查调查、监测预警等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强化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的稳定。统筹各方优势资源,加强在公共资源共享、技术咨询、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加强科技创新,提升防治技术支撑能力。

(四)法制保障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市级法规、规章及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技术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五)社会保障

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大宣教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媒介,普及地质灾害基础知识,提高政府、部门、单位和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加强地质灾害防灾知识的培训和应急演练,全面提高人民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附件: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