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访谈 视频】专访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巡视员刘奇志: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修复点亮江城名片-爱游戏app官网入口

【访谈 视频】专访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巡视员刘奇志: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修复点亮江城名片

【访谈 视频】专访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巡视员刘奇志: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修复点亮江城名片

2023-04-27 16:20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索 引 号 分    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日期 2023-04-27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3-04-27
有 效 性

思想领航,荆楚巨变。日前,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湖北)“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我们这样干”专题访谈正式启动,并走进湖北省武汉市。4月7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巡视员刘奇志接受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湖北)主题采访团专访,就武汉市落实生态修复的举措和成绩、积累的武汉经验等热点话题深入交流。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19年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落实生态修复职责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又取得了哪些重要成绩?

刘奇志:首先,我们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门在生态修复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联合各相关部门构建包括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技术标准、法规政策四大方面的市级生态修复规划体系。第二,我们编制完成了《武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规划强调保护修复利用“三位一体”,提出五大行动计划并形成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库,同时全面启动区级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保障相关任务在市区间传导落实。第三,我们成立了全国首个“生态保护和利用规划设计产业联盟”,为我市生态保护修复利用提供策划、咨询、勘察、设计、运营、维护等全过程服务。联盟成立以来,实施了以东湖绿心、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规划项目,有效保障了规划实施。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是建设生态文明、落实长江大保护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武汉市自然资源部门以矿山生态修复为抓手,大力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涌现出了像“灵山花境”这样工矿废弃地修复的成功案例,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个项目。武汉市下一步关于废弃矿山修复还有怎样的工作愿景?

刘奇志:灵山位于东西山脉中间位置,与京广铁路相邻。我们以灵山矿区为先行试点,探索废弃矿山复垦利用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新路径。包括优化修复区用地格局,引导区域产业集中集约发展,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以及促进江夏生态产品供应能力全面增强和土地资源活化利用。目前灵山矿山生态公园景观已基本形成,废弃矿山“痛点”向“亮点”的转变,赢得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未来三年,武汉市将以历史遗留矿山图斑为基础,就武汉市各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科学选择生态修复方式,匹配多种资金来源,形成武汉市废弃矿山生态资源清单、产权清单、生态修复与利用项目清单,并建立健全全市矿山资源资产保护、开发、监管全过程工作机制。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武汉市作为全国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和全国城市多要素地质调查试点,形成了“武汉经验”,受到自然资源部高度评价。请介绍一下相关项目情况、取得的成果以及成果对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意义。

刘奇志:武汉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设立的首个国家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建设城市。武汉紧密围绕试点任务,从产品体系、技术体系、应用服务体系、标准体系和生产组织体系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为全国各地区开展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提供了“武汉经验”。

武汉市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城市则更早。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中国地调局武汉中心等单位,以满足武汉市城市发展需求、破解武汉市地质环境问题为导向,围绕“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要素推进项目实施,取得了系列调查成果。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就像给城市进行全面体检,促进城市趋利避害、健康发展。我们的调查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规划 测绘 地质”大融合,共同为建设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立体武汉,强化城市风险防控,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我们注意到,近日武汉市地质科普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同时《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发布。请介绍一下条例出台的背景和意义?该条例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哪些明确的规定?

刘奇志:武汉市地处长江汉江交汇,有8条横跨长江的岩溶条带,软土广泛分布,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地下空间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通过地方立法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刻不容缓。《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是武汉市第一部地质领域的地方性法规,也是全国首部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建立了建设项目选址阶段避让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建设阶段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测并采取预防措施,运营阶段开展日常巡查的制度,将地质灾害防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同时,条例强化了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还规定健全完善地质资料信息汇交共享机制。条例规定山体保护范围内实行项目准入制度,禁止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进入山体保护范围;明确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责任主体,建立我市地质遗迹名录制度等。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请向大家推介几处武汉自然风光打卡地。

刘奇志: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给大家推荐武汉的自然风光打卡地。首先欢迎大家来武汉江滩看一看。我们结合长江水位的变化,合理地设计了三级台阶,使得江滩不会因为四季水位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游客可以在不同季节欣赏到江滩不同的景色。其次,我推荐的是武汉东湖。东湖一带是武汉的文化聚集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四十多次居住于此。从本世纪开始,我们对东湖周边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建设,如绿道的修建衔接起东湖和城区,实现了城湖共融。除此之外,武汉还有木兰山、灵山、龟山、蛇山、黄鹤楼等景点。连绵起伏的自然山系和辽阔宽广的水系,是武汉自然风光最好的汇聚点,欢迎大家来武汉做客。谢谢大家!(胡雪琴、滕依蔓、洪少君 实习生:顾心仪、王玮玮、张曼)

来源:人民数字联播网


附件: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链接

网站地图